•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学校领导内设科室教学环境学校荣誉
  • 新闻中心
    会议精神重要工作重大活动政策文件
  • 教学管理
    教师风采学期安排学期授课学籍管理
  • 招生信息
  • 专业简介
    器乐书画声乐舞蹈武术拳剑信息技术营养保健语言文学体育健身摄影
  • 教学教研
    校长论坛教学经验老年教育探索
  • 师生天地
    老有所学学习心得校刊简报社会活动
  • 社区教育
    社区老年教育活动情况
  • 媒体报道
    视频上传媒体报道
  • 更多
 
    • 教学教研
    • 校长论坛
    • 教学经验
    • 老年教育探索
  •  
  •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经验
    创新引领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遂宁实践
    发布时间:2021-11-23 10:32:52    作者:    来源:
     

    四川省遂宁市老年大学秉承“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遵循“无境之学、伏枥之歌”的学校训词,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探索办学新格局、管理新方式、品牌新载体,促进了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了老年人“文化养老”的幸福感。   

    一、创新“1+3+N”办学格局,提高老年教育普及率

    四川省遂宁市老年大学坚持改革兴校的发展思路,探索出学校与社区、社会组织相衔接,校本部与分校、社区教学点全覆盖的办学模式,形成了“1+3+10”的办学格局,实现了自身做强,联合做大,共同发展,大大提高了老年教育的普及率。2021年,学校共有14个教学点, 170个教学班,9个学系35门专业课程,年注册学员11000多人次。

    (一)做强中心,辐射社区。把遂宁市老年大学作为全市老年教育的“中心校”,在市城区规划建设了10个社区老年教学辅导站。学校首先把“中心校”做强做优,发展为教育示范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派“中心校”优秀教师担任社区老年教学辅导站的辅导员,定期对社区学员进行专业培训,既让社区老人同等享受 “中心校”的优质师资,又方便了社区老人在家门口上“大学”。  

    (二)创办分校,优化布局。学校规建了慈音、民康、锦华3个分校,分布于市城区的东边、南边、北边。3个分校分别采取“三联”办学、合作办学、独立办学方式,实现办学多元,其中慈音分校首创 “阵地联用、组织联营、师资联享”的“三联”办学模式,即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由分校所在社区提供,分校管理委托社会组织负责,市老年大学提供优质师资,负责规划、指导和监管分校发展。该模式曾被《央广网》、《四川日报》宣传报道,得到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的肯定。

    二、创新“5G+老年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智慧服务水平

    (一)智慧管理信息化。利用5G技术,建立了教学管理平台,包括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考勤管理、后台管理;启用微信报名系统,实现一体化综合智慧管理,解决学员排队报名劳顿之苦;开通学校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在公众号上通知发布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实现智慧管理。

    (二)智慧教学信息化。在新冠疫情严峻期间,为保证停课不停学,学校及时整合教学资源,开办“网上老年大学”,依托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线上教育平台,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链接,供学员“宅家”学习。通过微信群,开设“空中课堂”,录制上传“党建云课堂”“防疫小课堂”“老年数字鸿沟讲座”等,推进“5G+老年教育”发展。

    (三)智慧阅读信息化。购置两台数字触摸屏,设置“实时报刊、民政网站、老年教育、健康知识、学生风采”等8个专栏。其中“实时报刊”主要包括《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遂宁日报》《中国社会报》《求是》《老年教育》等报刊杂志。“老年教育”主要包括“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健康中国”网站。教职员工、学员随时可调阅相关内容,实现“指尖阅读”。

    (四)智慧安保信息化。设置门禁系统,杜绝非校人员进入学校;设置监控系统,安保人员24小时守候监控;设置呼叫救助系统,在每个卫生间蹲位安装了应急呼叫开关,保障学员等随时呼叫、及时救助。安保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安全防卫无死角,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三、创新“活动+特色”品牌载体,提高老年大学影响力

    (一)内强素质载体。开展 “一创三争”评比表扬品牌活动。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争创优秀班集、争当优秀教师、争做优秀班干、争当优秀学员活动,进一步调动学校班级、教师、学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每次评选数量达400多个。

    (二)外塑形象载体。举办“走进春天”校园文化品牌艺术节。每3年举办一次,让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老年学员歌唱新生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提升学员艺术才能,彰显学校教学成果。

    (三)服务社会载体。举行“银发志愿四季行”品牌活动。制发《志愿服务队伍标识和基本配置规范化方案》《“银发志愿四季行”活动实施方案》,调整和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组建成立了遂宁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500余人。志愿者们通过深入社区、走近基层、融入城市、参与社会治理形式,常态化开展以“春学雷锋、夏惠明天、秋系夕阳、冬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活动参与志愿者4000余人次,义务写春联10000余幅,惠及老年群体5万余人次。


首页 | 学校概况 | 新闻中心 | 教学管理 | 招生信息 | 专业简介 | 教学教研 | 师生天地 | 社区教育
  咨询热线:行政科:0825-2212661  教务科:0825-2375578    校长信箱:717518154@qq.com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九宗书院路7号    后台管理
Copyright©遂宁市老年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32807号-1     

川公网安备 51090302000197号